大连的深秋,海风裹挟着熟悉的咸涩气息,掠过泛黄的草坪,却吹不散训练场上那股灼热的斗志,在这座被誉为“中国足球摇篮”的城市里,一代又一代的球员用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,而今,又一个名字正在悄然升起——19岁的中场新星毛伟杰,而在他身后,站着一位始终关注着家乡足球发展的引路人:前中国女足旗帜性人物韩端。

在一场大连人青训基地的交流活动中,韩端与年轻球员们围坐交谈,当她提到毛伟杰时,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期待。“我看过他的比赛,敢拼敢抢,眼里有光,咱们大连孩子的字典里,从来就没有‘服输’这两个字。”这句话迅速在足球圈传开,不仅是对毛伟杰的肯定,更仿佛是一把钥匙,打开了属于这座城市的足球记忆。


血脉中的足球基因

大连足球,从来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而是一种根植于城市肌理的精神符号,从迟尚斌、徐弘到孙继海、董方卓,再到如今新生代的毛伟杰,大连球员始终以硬朗的球风、顽强的意志著称,韩端作为大连足球的杰出代表之一,深知这种气质并非偶然。“小时候在泥地里踢球,冬天手冻裂了还要练传球,为什么?因为怕输吗?不,是因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‘认输’。”

毛伟杰的身上,似乎延续着这种基因,本赛季在中场位置上的多次关键抢断、不惜体力的奔跑覆盖,甚至是在球队落后时依然高举双手鼓励队友的姿态,都让人看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坚韧,一位梯队教练评价他:“伟杰的脚下技术可以练,战术意识可以磨,但那种‘拼到最后一秒’的劲儿,是天生的大连魂。”


韩端的鼓励:传承与期待

韩端此次与毛伟杰的互动,并非简单的“名宿鼓励新秀”,她在交流中细致地提到了具体场景:一次比赛中,毛伟杰在失误后迅速反抢并最终制造进球,“那种瞬间的反应,不是教练能教出来的,是骨子里的东西。”她笑着说,“我告诉他,别怕犯错,但永远别低头。”

这种传承的意义远超技术层面,韩端职业生涯中屡屡在逆境中破门、带伤作战的经历,本身就是“不服输”的注脚,她深知,年轻球员需要的不仅是技战术指导,更是精神上的锚点。“现在足球环境变了,孩子们面对的压力和我们那时不同,但有些东西不能变——比如信念。”

韩端寄语大连新星毛伟杰,足球城的血脉里从未有服输二字


毛伟杰:沉默的野心家

面对前辈的赞誉,毛伟杰显得有些腼腆,但言语中透露出清晰的自我认知。“韩导的话我记在心里了,大连球员的传统是什么?是哪怕0-3落后,也要抢回一个球的那种劲儿。”他提到自己常看老一辈球员的比赛录像,“尤其是他们咬牙坚持的时刻,那不是盲目硬扛,是一种相信能翻盘的理性疯狂。”

本赛季,毛伟杰已逐渐从U系列梯队跃升至一线队轮换阵容,主教练在多次采访中肯定了他的“精神属性”,甚至用“小号徐弘”来形容他在中场的拦截硬度,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在场上极少抱怨判罚或指责队友,总是第一时间投入下一次对抗。“足球是90分钟的战斗,浪费一秒钟在情绪上,都是对球队的背叛。”他说。


大连足球的现在与未来

近年来,大连职业足球历经起伏,但青训体系始终未曾断层,从周挺、朱挺等老将的坚守,到如今单欢欢、王献钧等新人的成长,再到毛伟杰这一代“00后”的崛起,这座城市仍在不断输送着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球员。

韩端认为,大连足球的复兴不能仅靠一两个球星,而需要整体气质的回归。“技术可以学欧洲,体能可以练科学,但精神内核必须是自己长出来的,我们大连人从小就知道:海有浪就得闯,山有坡就得爬。”她希望毛伟杰们能成为火种,点燃更多孩子对足球最本真的热爱。


不止于足球的故事

“不服输”早已超越体育范畴,成为大连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,从近代史上的旅顺口,到改革开放后的东北工业转型,大连人始终以韧性和硬核著称,足球场上的奔跑、对抗、绝杀,不过是这种城市精神最直观的演绎。

一位当地老球迷说:“看大连队比赛几十年了,为什么永远相信有奇迹?因为这片土地教给我们的,就是在风浪里站直了别趴下。”毛伟杰和同伴们脚下的足球,依然滚动着这样的故事。


夕阳西下,训练场的灯光渐次亮起,毛伟杰加练完最后一组射门,弯腰捡球时,背影恰好映在看台壁画上——那上面绘着大连足球历代球星的身影,从王健林到韩端,从张恩华到今日的少年。

韩端寄语大连新星毛伟杰,足球城的血脉里从未有服输二字

海风依旧吹着,仿佛在重复那句刻进城市血脉的话:
“咱们大连孩子的字典里,就没有服输二字。”

而毛伟杰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